- · 《幸福生活指南》栏目设[05/28]
- · 《幸福生活指南》收稿方[05/28]
- · 《幸福生活指南》投稿方[05/28]
- · 《幸福生活指南》征稿要[05/28]
- · 《幸福生活指南》刊物宗[05/28]
新时代:美丽乡村70年巨变(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罗时陆、陈本强家的脱贫致富,只是田溪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走进田溪村,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滑草场、跑马场,小朋友快乐嬉
罗时陆、陈本强家的脱贫致富,只是田溪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走进田溪村,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滑草场、跑马场,小朋友快乐嬉戏;溯溪而上,大人们尽情领略第四纪冰川地貌……让人很难想象,早几年这里还是个省定贫困村。
田溪村地处大围山南麓,拥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石球石貌地质遗址、客家文化等自然和文化资源。过去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5年,村干部通过到省内外一些地方考察受到启发,决定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搞乡村旅游开发,动员村民以现金、土地林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等形式入股筹集资金,每股1000元,每户2股起,上不封顶。
>>田溪村滑草场 作者供图
“刚开始筹资,持观望态度的人很多。”村党总支书记李纪煌说。为了统一认识,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全体村民会议,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几百次。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近200户村民入股“众筹”近2000万元,开始整修河道、开发西溪片的磐石大峡谷风景区,包括漂流、跑马、滑草游乐园等项目。后来加上各级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改造村道和景区道路,旅游部门支持解决了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对外招商引资1000万元修建景观玻璃桥等,让田溪乡村旅游开发初具规模,逐渐成为辐射长株潭和江西南昌等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热门景区。
“环境变美了,游客增多了,在外打工的都回村搞起了餐饮接待和果树种植,还有的在村旅游公司从事保安、保洁和管理工作。”田溪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玻声告诉记者。村民回村就近就业,让长期困扰大家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几年摸索,田溪村逐步形成了集观光、体验、民宿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实现了以旅促农、农旅融合、促进农户增收的发展目标,2017年成功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至今,该村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门票总收入400多万元,村民创收近1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过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生态村”,获评“长沙市十大最具魅力旅游乡村”,并入围“长沙市最具特色的旅游小镇”。
田溪村的发展变化只是浏阳乡村振兴的一道缩影。近两年来,该市抓住全国唯一土地改革示范县,在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胆试行“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土地流转改革,同时将居民易地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示范村建设紧密结合,在全国率先摸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示范之路。涌现出官渡“诗画中州”田园综合体、永安芦塘村湾里屋场、沙市秧田“博士村”、文家市“会师小镇”、大瑶“花炮小镇”、社港“医养小镇”等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来此。
>>田溪村貌 作者供图
70年前,我国农村面貌落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一步一个台阶提高。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更大飞跃。本期我们聚焦湖南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和浏阳市张坊镇田溪村,听村民讲述家庭的幸福生活,领略那迷人的青山秀水。十八洞村,苗族大姐家脱贫了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称64岁的石拔哑三为“大姐”,并仔细了解了她家的生活情况。5年后,69岁的石大姐向记者讲述了她家的巨大变化——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看到站在家门口的我,总书记笑问这是不是我家。我说是的。他又问可不可以进屋坐坐,我说当然可以,并赶紧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走。以前我们家里没有电视机,不能看新闻,所以那天我也不晓得到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与我交谈时,我问他:“该怎么称呼您?”总书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不知道勤务员是干什么的。村委会主任施金通对我说:“这是总书记。”总书记是多大的官?当时我也不晓得。施金通主任连忙跟我解释:“跟毛主席一样大的官。”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忙说:“总书记您老远到我们这个大山沟里来,辛苦了!”总书记紧紧握着我的手问我多大年纪了,我说64岁了。他对我说:“你是大姐。”进屋后,总书记看了我家的粮仓,问我粮食够不够吃,种不种果树,养不养猪。他还走到猪栏边,看我家养的猪肥不肥。那天,总书记还在施成富家门前的空地上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总书记说:“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总书记微笑着和我们一起拉家常,讲如何脱贫致富。他说十八洞村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算起来,距总书记到我们村里有5年多了。在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如今村民大搞种养业和服务业,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2014年5月,村里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我们90多名妇女一起参加了合作社。公司提供绣品、负责收购,农户负责加工。除了苗绣合作社的社员,我还有一个新身份——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民。2015年,我和老伴儿施齐文(去年去世)各出资100元在公司入了股,村里的猕猴桃产业每年可以分红2000元。因为总书记来过我们家,有不少游客会慕名到我家参观。于是,我决定开个小卖部,专卖一些土特产和一些书籍,年收入5000元左右。加上政府给的1000元低保金,我家一年总收入达3万多元。>>田溪村滑草场 作者供图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改善了。过去,我家堂屋的泥巴地凹凸不平,厨房的灶台破破烂烂,雨天上露天茅坑还要戴斗篷。现在,堂屋铺了水泥地面,厨房灶台也换了新的。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家中,水冲式厕所取代了简陋的茅坑,两座铁皮粮仓里堆满了粮食。过去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节能灯,现在有了电冰箱、电饭煲,还有了彩色液晶电视机。每天打开电视,我就先看看有没有总书记的报道。日子好了,人也精神了。我经常去村部老年活动中心和大家一起唱苗歌跳苗舞,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锻炼了身体。从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去年去了长沙和北京去旅游。在北京,我穿着苗服在天安门前照了相。我还去了中南海,带了一块自家做的腊肉托警卫转交给习近平总书记,感谢他对我们十八洞村的关心。从北京回来后,我又请村里的大学生帮忙写了一封信寄给总书记,告诉他我家和村民们已经脱贫致富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原贫困户,住上了漂亮新楼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鼓舞下,依靠自力更生、勤劳奋进脱贫致富了;浏阳市田溪村也在乡村振兴中交出了完美答卷。该村老党员罗喜莲讲述自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我今年76岁,老伴儿王全声83岁,我们是易地扶贫搬迁户。我们家以前一直住在连摩托车都骑不进去的深山里,每次出一趟山需要走近两个小时路。过去我们带着儿女勤扒苦做,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家中总是入不敷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深山沟里的我们,开始住的是茅草屋,后来才盖了几间瓦房。一家人从来就不敢奢望像城里人和村里先富起来的村民那样住干净漂亮的楼房。如今,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2017年12月,政府实施易地扶贫安置,让我们一家人搬出了深山,住上了村旅游景区统一规划的98平方米的两层新楼房。包括房子的室内装修和家里日常生活用具都是政府帮忙完善、购置的。看着粉刷一新的墙壁,便捷的自来水、漂亮的灯具、窗帘以及电视机、电饭煲等现代日常生活用具一应俱全,我们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我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图1 老党员罗喜莲和老伴儿在新居前>>图2 记者采访石拔哑三>>图3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便民邮局图1至图3均由作者供图我们一家人如今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儿子流转了10多亩稻田种优质稻,一年纯收入8000元左右,孙女在村旅游公司当售票员每月有2200元工资。我中风后行走不便,政府每月给200元困难补助。我过去当村妇女主任,现在每月有90元离任补贴。我们老两口每月有396元养老金,村旅游公司属下的果树专业合作社还帮我们这些易地扶贫搬迁户流转了部分土地栽种本地的桃树、梨树、李树,一年有1200元分红。这样,我们全家一年纯收入近4万元,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脱贫致富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如今,居民每天傍晚都会到家门口的客家文化广场跳广场舞。逢重要节庆日,村里还组织浏阳客家山歌和广场舞比赛。我腿脚不便不能去跳广场舞,但可以教年轻人唱客家山歌,传承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得解放,改革开放让我们由穷变富,新时代的精准扶贫政策又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觉得晚年生活好幸福。精准扶贫,“穷山沟”蝶变富裕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成为我国偏远落后乡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5年来,湖南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不少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今天的美丽富裕村。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十八洞村,群山环绕,云追雾逐,苍翠秀美,但以前却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939人,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68元。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后,全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2017年宣布退出贫困村。如今,十八洞村村民房前屋后都铺上了宽阔的青石板路,房屋在保持苗寨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葺。5公里村道铺上了沥青路面,双向两车道通行;村里还建有停车场、公厕、观景台、千米游步道。同时升级改造了村小学和卫生室,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扶贫便民邮局。该村现为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由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十八洞村不少村民抓住机遇办起了“农家乐”,还将把苗绣、草鞋等传统手工艺品变成创收渠道。精准扶贫不但让十八洞村村民物质上脱贫致富了,还让大龄青年成功摆脱单身,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时,村民告诉总书记:“村里光棍汉多,娶老婆难。”总书记勉励大家要加油干,等穷根斩断了,日子好过了,老婆自然会娶进来。5年后,这个愿望实现了,村里已有20多对新人喜结连理。2015年元旦,在外打工的施成富小儿子施全友回家开办“巧媳妇”农家乐致富后,娶回了漂亮的重庆姑娘孔铭英。当年12月底,在村里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十八洞首场相亲大会开启,村民龙先兰通过相亲大会结缘成功娶了老婆。去年9月24日,梨子寨44岁的苗族单身汉施六金迎娶了花垣镇花桥村漂亮的苗族姑娘吴春霞。地处湘东的浏阳市,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打造美丽旅游休闲小镇的热潮,许多居民因此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张坊镇田溪村71岁村民罗时陆的儿子罗铿,3年前放弃危房改造名额,借钱建新房将二楼房间改造成民宿,吃起“旅游饭”。他还通过统一培训学习了一技之长,在自家山里种起了水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罗时陆老两口长期患病,曾因病致贫的他家一年多就脱掉了“贫困帽”。50岁的村民陈本强、周湘夫妇,2016年靠做服装生意积累资金建了一栋两层别墅。村里旅游业发展后,他们利用宽敞的房子开起了大河山庄,接待游客吃饭、住宿,如今年纯收入达百万元。罗时陆、陈本强家的脱贫致富,只是田溪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走进田溪村,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滑草场、跑马场,小朋友快乐嬉戏;溯溪而上,大人们尽情领略第四纪冰川地貌……让人很难想象,早几年这里还是个省定贫困村。田溪村地处大围山南麓,拥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石球石貌地质遗址、客家文化等自然和文化资源。过去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5年,村干部通过到省内外一些地方考察受到启发,决定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搞乡村旅游开发,动员村民以现金、土地林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等形式入股筹集资金,每股1000元,每户2股起,上不封顶。>>田溪村滑草场 作者供图“刚开始筹资,持观望态度的人很多。”村党总支书记李纪煌说。为了统一认识,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全体村民会议,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几百次。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近200户村民入股“众筹”近2000万元,开始整修河道、开发西溪片的磐石大峡谷风景区,包括漂流、跑马、滑草游乐园等项目。后来加上各级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改造村道和景区道路,旅游部门支持解决了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对外招商引资1000万元修建景观玻璃桥等,让田溪乡村旅游开发初具规模,逐渐成为辐射长株潭和江西南昌等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热门景区。“环境变美了,游客增多了,在外打工的都回村搞起了餐饮接待和果树种植,还有的在村旅游公司从事保安、保洁和管理工作。”田溪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玻声告诉记者。村民回村就近就业,让长期困扰大家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几年摸索,田溪村逐步形成了集观光、体验、民宿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实现了以旅促农、农旅融合、促进农户增收的发展目标,2017年成功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至今,该村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门票总收入400多万元,村民创收近1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过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生态村”,获评“长沙市十大最具魅力旅游乡村”,并入围“长沙市最具特色的旅游小镇”。田溪村的发展变化只是浏阳乡村振兴的一道缩影。近两年来,该市抓住全国唯一土地改革示范县,在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胆试行“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土地流转改革,同时将居民易地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示范村建设紧密结合,在全国率先摸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示范之路。涌现出官渡“诗画中州”田园综合体、永安芦塘村湾里屋场、沙市秧田“博士村”、文家市“会师小镇”、大瑶“花炮小镇”、社港“医养小镇”等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来此。
文章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网址: http://www.xfshznzz.cn/qikandaodu/2020/0722/398.html
上一篇:师生共同体幸福教育生活的德与道
下一篇:港珠澳大桥的幸福日记